股市和中美贸易战

下水股市

自从香港银行开出了存款100万才能开户的条件,办一张香港银行卡变成了渴望不可及的事情。今年,公司和富途合作,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就可以开通香港银行卡的账户。能开通香港银行卡就意味着一脚踏进了港股和美股的大门。

在折腾了近三个月,10月底的时候,我终于开通了香港民生银行的银行卡,算是正式跨进了虚拟金融市场的大门。

虽然现在大环境非常不好,腾讯已经蒸发了三个百度的市值,但是本着一些最简单的原理,比如越恐慌的时候越是入手的时候,低买高卖等,我还是毅然拿着手上的一点点钱下水了股市。

然后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对股市的困惑和了解

掐指算算,从下水股市到今天,大概也就半个月左右。我对股市的基本概念可谓日新月异。

首先,我发现港股和美股息息相关,基本上美股跌,港股就跌,美股涨,港股就涨。同时,港股和A股也有一些关系,A股的涨跌也能影响到港股的涨跌,三者虽然没有直接联系,背后却好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我发现就港股/美股/A股本身来说,总是要涨一起涨,要跌一起跌(个别几个逆市的可以忽略不计)。

这是为什么呢?

我去查了相关的资料,发现了一些普遍的经济学原理:原来基于“不同资产的价值是相等的”这个基本点,股市,基金,债券等所有虚拟经济都有“一荣同荣,一损俱损”的联系。而这一现象有时候并不明显,这并不是说这个原理消失了,而是因为其他因素延迟或者影响了。

举个例子来说吧,1块硬币是实实在在的1块钱,你可以拿着手里的这1块钱选择配置任意资产,也就是买任何东西。理论上不同资产的价值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你买1根棒棒糖和买1支棒冰都花了1块钱,那说明1根棒棒糖和1支棒冰的价值相同。

同理,放在股票和基金上。假设你的1块钱可以买到10个股票或者20个基金,那么说明10个股票的价值等同于20个基金的价值。这时候,股票忽然下跌了,1块钱可以买到11个股票了,如果基金不相应变化,现在就变成了11个股票的价值等同于20个基金的价值。这显然违背了“不同资产的价值是相等的”这一原理。因此基金必然要相应下跌。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A股,港股,美股之间有着磁铁般互相影响的根源,也是为什么A股/港股/美股本身也是一涨同涨,一跌同跌。

(以上论点较为粗浅,如果有误欢迎指正)

中美贸易战

随着我对股市一涨同涨,一跌同跌概念的认识,就非常渴望去了解这场导致股市熊成这样的罪魁祸首——中美贸易战,到底在打什么,为什么要打,什么时候结束。

于是我又去了解了一下中美贸易战,发现事情没有我想的那么简单。

最开始的开始,我根本不关心中美贸易战,消费降级,资本寒冬这些。一个是我本来也没有很多资产,光脚的还怕它鞋子好坏?二是我没有直观的感受,因为今年背负了一些意外的债务,本身我自己就消费降级的一塌糊涂,外界的这点影响对我来说可谓是九牛一毛。

然后,我看了一些新闻,开始觉得中美贸易战是川普的政治手段,为了达到他的各种政治目的。由于我对政治不是特别感兴趣,也没有深究。随着美国中期选举的结束,川普失去了众议院,美国的大豆也卖不出去等等,川普权利下降,美国老百姓怨声载道,我乐观的觉得中美贸易战差不多快结束了。

直到真的好好去了解了中美贸易战的本质,忽然对我们即将面临的经济形势捏一把冷汗。中美贸易战打得是硬通币。硬通币即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全世界拥有的话语权有多少。一个国家一旦获得了硬通币的权力,将在很大意义上重新定义世界运转的规则。

中美贸易战的本质

基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国变成了美国最大的债务国,进一步受制于美国。还是举例说明。理论上小明借给丁丁10块钱,丁丁看见小明总会觉得不好意思,小明可以理直气壮的要求丁丁还钱,这是小明的权力。但是如果小明把自己的房子抵押贷款,然后把所有的钱借给了丁丁,那简直不知道应该拿丁丁怎么样才好,又怕他还不上钱,又怕他不还钱,丁丁只要说一句:我没钱。小明也没办法一砖头打死他。中国和美国现在就是这样的关系。

有人说中国怎么这么傻,买那么多美国债务干嘛?里面最大的原因有两点:
1. 美国“闭关锁国”,不让中国进行任何资产投资,除了买债券
2. 美金是硬通币,美元在全球都可以使用,买买也无伤大雅

闲话少说,然后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了,让中国捏了一把冷汗,忽然觉得手上这笔债券可能就是一堆废纸。举例就是丁丁原来是高富帅,就是不还钱而已,现在丁丁家的厂忽然倒闭了,丁丁可能不具备还钱能力,或者更加不来还钱了。于是中国想了个办法规避风险,提出了一带一路,和周边的国家签订了双边协议。

这又是个啥呢?

因为美国不但让中国只能买债券,也让亚洲其他,特别是东亚很多国家只能买债券,包括韩国和日本,都买了很多美国的债券。于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就和其他债主抱团,说我们不能用美元结账了,要不然得被美国套牢,我们自己签订一个货币双边协定,比如1块钱的人民币可以换10块钱的泰铢,就可以不随着美元和人民币、泰铢的汇率的涨跌而涨跌。

因为这个事情是中国发起的,所以中国和ABCDEF国家签定双边协定,就意味着人民币对ABCDEF货币的汇率是恒定的,也就是人民币拥有了ABCDFEF小范围内硬通币的权力。

说到这里可能要稍微解释一下硬通币的好处,已经知道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假设一个国家的货币变成了硬通币,也就是别的国家可以用你这个国家的货币来结算,那么你让银行多印刷一点货币,你能花的钱就多了,可谓一本万利。历史上美国每次一降息,全球经济都要抖三抖,本质就是因为这个。

于是美国开始各种暗戳戳的挑拨离间,比如钓鱼岛争端,苏岩礁争端什么的,来恶化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但是大家都不是傻子,主权是要维护的(面子是要的),抱团也是要抱的(钱也是要赚的),于是美国又高调说,要重返亚太。嗯,可是中国一路一带已经跑得很远了,美国找不到理由来勒令这个事情结束。

事已至此,只能直接开战。中美贸易战因此正式拉响。美国打算依靠着过硬的经济基础(比如地皮价格低,税收低,农业大国什么的忘了),不让中国出口货物到美国(提高出口关税),来拖垮中国的经济(工厂做了很多东西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养不起工人,工人就下岗,社会就动乱),以此打消中国硬通币的“非分之想”。

未来的可能性

中美贸易战如果不是旷日持久的,微妙的拉锯战,就有可能演变成实实在在的战争。然后看欧洲那靠着战争和工业革命暴富,现在挣得钱已经挥霍完的状况,俄罗斯又是没事都想打两拳的好战性格,如果战争爆发,极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二战,冷战,后冷战才结束没多久,老人们都还记得战争的苦,而且在场上的玩家,基本上都有核武器,不像以前小打小闹了,没人愿意打仗。因此战争的概率目前还是很小的,那么就反推出,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很恶心,很难受,也很无可奈何的贸易战。

同时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背景是,根据前几十年中国人发奋图强各显神通的赚钱,中国已经崛起了全世界数量最多的中产阶级,而这批人(没错应该就是我们这代人)将会引领全球的消费走向,成为未来全球消费的主力军。

当然中产阶级现在像个小孩一样焦虑啊,不安稳啊,不知道自己的资产怎么样可以不缩水啊,如何增值啊,我的建议是听国家爸爸的政策走向。因为这届中产阶级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网络上会有各种声音出现,包括吐槽ji权制什么的,我觉得未来几年先放一放这个内部矛盾吧,吐槽爸爸太zuan制,是家里闹脾气,但是有人打过来了,还一味的闹脾气,实在有点得不偿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