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旅行让我变化的一点,我认为是跳脱开了以往的环境,从一些新的视角了解自己。
比如此刻的我,越来越清晰的感受到了自己的“边界”。当我看《环球科学》的时候,我发现里面所谈及的很多内容,要么过分细节,要么都是“假说”,于是,我的脑海中会盘旋着一个念头“如果这篇文章的信息不能指导实践,那么我花费精力阅读它,到底意义何在?”然后,我发现自己对知识的好奇心在于“能够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别的暂且不论,至少《环球科学》这类纯粹科学上的信息,是不适合我的。而当我看《环球人物》的时候,我又感受到了里面剖析人物时不够深入,很多行为都没有深挖背后的原因,看起来一方面觉得“不过瘾”,一方面“将信将疑”。显然,《环球人物》以后我也不会再订了。
我比以前更加清晰的感受到,政治经济学是未来最适合我深入研究的学科,它更加符合我的价值观 —— 可以深入的分析一个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应用于实践。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了自己脑海中的杂念太多,是我没办法专注做一件事的主要原因,我一下子开展了太多方向的学习,任由自己的好奇心信马由缰的牵着自己到处逛。可是我是个有目标的人,如果不对此进行整肃,最后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这篇日记没有写完,但是不知道该怎么收尾,很多想法萦绕在脑中,却像一堆没有拼完的拼图,都是东缺一块西少一块。求知如登山,每上一步都倍感吃力,却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