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个月没有更新了。
最近发生了戏剧化的事情,当我这几个月一门心思的准备省考,并且越临近考试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以后,心情日渐浮躁,在考试前几天,杭州忽然爆发了疫情,省考忽然延后了。
有如老天垂怜,在我内心暴躁到不能自已,一边感慨现在自己这种半吊子怎么和八百竞争对手PK,一边感慨现在的省考真的和高考一样较真,到底为什么上半年愉快的出去玩耍了,5000题也没有做完,自己打印的资料也没有做完,如此胡思乱想,完全看不进书的时候,它心软的帮了我一把。我心里那根紧绷的弦忽然就松了,于是丢开书放纵的玩耍了几天。
这次逼近考试日的种种反思让我对备考和自己都有了全新的视角。
一个是,水滴穿石,每次模拟考,得分高且稳定的就是暑假在图书馆每日一练的判断推理,虽然当时不知道自己每天练每天错到底意义何在,如今横向比较,优势尽显。
一个是,我低估了省考的复杂程度,认为有5个月的时间足矣,但是我应该却没有想到,期间的搬家和杂事会打乱我的步调,出乎我意料的是,想要达到我自己的标准,5个月远远不够。
一个是,精力和体质有着极大的挂钩。近两个月完全坐在家里放弃了锻炼,导致自己能明显感受到精力不济,需要早睡和锻炼,才能把精力条延长。
另外一个是,竞争原来令人进步,参加了线上模考以后,不服气也同时被激起,啊,我有多久没有被点燃这种竞争意识了,因为工作以后都是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在思考的进益上,阅读上也是孤独的跋涉着,即使有做相同内容的同事,也因为风格或者侧重点不同而没有本质上的交集,而这种一加一等于二的直白竞争,燃起了我读书时代不服气的心里。是啊,我忽然想起来了,初中的时候,因为和老爸走象棋输了,一气之下把棋盘掀了,在胜负欲面前,我内心深处也是这么暴躁啊。
既然又有了时间,调整计划,查漏补缺,先努力达到自己对自己的标准吧。这篇文章没有什么中心思想,虚拟机的节点又转移了,刚刚改了IP地址,权当做一次测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