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受不了家里的杂乱,昨天动手收拾,久违的收拾了一下鞋柜,发现一些已经发黄的鞋子,还有一些老妈买的,想了下以后也不会再穿的鞋子,以及搬到大关后再也没有穿过的雨鞋。昨天下了决心,全部丢掉,数了数,十一双鞋子。窗外下大雨,我还是忍不住冒雨丢了,一共整理出十袋垃圾。
家里终于清爽了不少。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回想着那十一双鞋子,想到小时候我爸和我描述美国有多么发达——一些回国后光鲜亮丽的人,其实在美国做的是捡垃圾的营生,据他们说,美国垃圾堆里的衣服、鞋子、冰箱、洗衣机等等就和新的一样,拿回来洗洗带到国内,就可以卖不少钱。
小时候的我真是无法想象——到底要发达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心安理得的丢崭新的东西呢?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也变成了一口气能丢十一双鞋子的人,那些鞋子或者旧了,或者脏了,或者发黄了,或者过时了,却绝不至于坏了不能穿了。
我深刻的感受到整个社会的物质已经严重过剩了,但是“勤俭节约”的思想到底是从小听着父母“忆苦思甜”滋长起来的,可是事到如今,如果一双鞋穿到不能再穿的时候才丢掉,会被贴上“不舍得花钱”或者“邋遢”的标签吧。
人类社会真是奇怪,有时候觉得,这更像一种阴谋论,为了物质的快速消耗迭代,社会开始鼓吹一种铺张浪费的生活,而这种生活,在我脱离了社会交际后,变得不堪一击,令人怀疑——为什么呢?
我忽然有机会可以安安静静地思考,我到底要遵循一种怎么样的生活方式呢,很多道路摆在我面前,我内心却指向了最简单清白的地方——只占用我需要的资源,而不是像“无脸男”一样吞噬了太多不需要的资源,才能得到自由。
想明白这点,似乎对极简主义的体会又更上升了一层,社会给了我财富,我不应该把它花在我不想要的地方,反而因为那些我不想要的东西,舍弃我真正追求的自由,这是一个太瞎的循环,失足其中,就必然会庸人自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