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脆弱》

这真是一本很糟糕的书。可能是我今年读到最糟糕的一本书。我甚至都不想花笔墨来说这本书说了什么。

但是里面有很多观点也比较有意思。比如,逻辑思维能力带来高效率,杂乱无章带来创新?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如果可以梳理清楚,就能判断是不是一句可信赖的话了。一个是什么叫逻辑思维能力?一个是什么叫创新?

百度百科上如此定义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正确、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它与形象思维能力截然不同。

那么形象思维能力又是什么呢?

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例如,作家塑造一个典型的文学人物形象,画家创作一幅图画,都要在头脑里先构思出这个人物或这幅图画的画面,这种构思的过程是以人或物的形象为素材的,所以叫形象思维。

创新又是什么呢?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

OK,上述三个概念,简单说,逻辑思维能力追求有章可循,创新讲究突破常规。那么常规又是指什么呢?同样是百度百科,上面说,常规的基本解释是经常实行的规矩或规定。

那么我们可以明白,常规是部分逻辑和部分经验的结合体。举个例子来说明,重男轻女在封建时期是一个常规,这里面的部分逻辑在于:因为封建时期是农耕文化,需要极强的体力劳动作为生产力。部分经验在于:男性的力气和体力往往比女性好。所以,男性变成了“稀有货”。于是这日渐成为了常规。

以这个例子为出发点,重男轻女是常规,那么打破常规是创新的话,就是指男女平等是一种创新思维。但是男女平等这样的创新思维是完全可以从逻辑思维里推出的,即,在国家进入工业革命以后,体力不再是生产力的唯一体现,而脑力来说,男女不相伯仲,于是男女平等是一个合理的推断。

因此,逻辑思维能力仅仅提高了效率,而杂乱无章产生创新。这样的论点被推翻了。

好了,根据上面的推论,进一步加强了我认为《反脆弱》是一本很糟糕的书的结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