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叫《童年往事》。故事非常的清淡而真实,算是导演的自传。一直不和子女交流的父亲,因为肺病早早亡故。母亲后来也得了喉癌,因为不想被割掉舌头,治疗了一段时间后,回家亡故。一直想回大陆的祖母,因为算命的说主角以后会当大官,特别宠爱主角,后来因为太老了,她的最后一个月没有下过榻榻米,也没有人知道她是什么时候故去,收尸官来了以后,发现她已经开始腐烂。

导演在拍这部电影时,明显十分的克制,他抹去了自己(主角)任何细微的情感,母亲故去时,才抑制不住的哭泣。

看这部电影时我常常对影片中家庭里的安静感到惊奇。明明拥有1个女儿4个儿子的大家庭,却好像在看默片,大家在家里各干各的,互不打扰,对话短暂,或者更多时候,像某个角色的自言自语。

看完到现在我忽然理解了,导演并不想让观众看到他的童年是怎么样的,他只想让观众看到他的内疚、不舍、难堪、无力。他拍这部电影,本质上只是对家人们的道歉吧。

因为觉得对不起姐姐,所以着重描写了在自己考上高中的时候,姐姐一边打扫家务,一边淡淡说“阿孝,一直都是靠运气和聪明。”“阿孝的运气一直都很好。”“当年我的数学考了100分,可惜……”

因为觉得对不起妈妈,所以着重描写了妈妈从医院回来后说”生阿孝的时候,家里有钱了,阿孝就生的好。那时候有牛奶喝啊……“

因为觉得对不起奶奶,所以借着收尸官狠狠的看一眼,仿佛在说”不孝子“ 的时候,其实内心深处的自己对自己的责备吧。

因为觉得对不起/误会爸爸,所以借着姐姐读爸爸自传时的自白,说明了爸爸并非故作冷淡,而是害怕把肺病传染给家里的其他人。

家人之爱如此深沉而平淡。作者只能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