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虽然时间晚了一年半,但是对我而言却刚刚好。那就是 —— 我来这家公司打算经营的业务,在年底正式推出了。
稍微解释一下历史吧。去年我来这家公司时,我的TL给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业务概念——YZY,这个概念新到我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果不其然,我来了以后,也发现没有人能说清楚这是什么。于是这个项目在我轮岗的时候就停止了。
停止的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它是个不该存在的东西,而是底层的技术逻辑梳理非常麻烦,目前公司的技术逻辑没有办法支撑这个全新概念的业务。
于是我的岗位忽然就变成了一个虚拟挂起的岗位,它丧失了存在的意义,简单理解就是,现在忽然说没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表示一脸懵逼。
然后我就开始了东逛逛西走走的时光,什么都了解一下,参与一下,但是成果的产出非常孱弱。当然也掌握了很多以前不会的技能,认识了很多牛逼的人,学到了很多。但是,在工作结果体现上非常孱弱。最大的收获是,了解了自己身处的公司,了解了自己身处公司所在的行业,了解了自己身处公司在做的事情。
因为新业务的戛然而止,其实当时我相当于进入了另外一个行业 —— 电商服务行业。里面的知识点也非常多,值得花一年的时间来消化。
到了2018年,可能是老板想着我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兼职一下技术影响力,我也觉得自己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就开始运营技术影响力,好在这件事推进的比较顺利,算是拿到了一个结果。一年又这么风驰电掣的过去了。
等到了年底,这个姗姗来迟的新业务终于出现了。那么,明年或许是可以着手发力的时候了。内心非常的激动,因为我负责的部分,有几大优势:
1. 它对内部的需求在前期非常的小,所以不会有很长时间的内耗
2. 它是个从0到1的过程,我可以进行任意的规划,不用在前人的基础上缝缝补补
3. 它是一个必然会发生的事情,不是个案
4. 基于第3点,它在国内没有成功的先例,如果成功,我就顺风而上;如果失败,我也有了非常宝贵的失败经验
这大概是我目前工作以来,遇到的最好的机会。我仔细看看自己掌握的软件和硬件,觉得尝试一番未为不可,再看看外部的环境:
经济下滑,资本寒冬以后,很多小开发者团队一定活得非常惨,走在凉凉的边缘,如果这时候给他们一个新的蓝海机会,一但宣传到位,他们一定蜂拥而至,想要分一杯羹。
天时地利人和不敢说非常到位,起码也没有在捣乱的位置。明后年会遇上什么样的坎坷和宝藏呢?雀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