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登录了公众号,定时了明天早上8点要推送的内容,再把精选留言露出。我又打开了iPad,开始今天的码字。
看了一眼时间,现在是晚上9点45分。写完以后,可以趁着峰谷电的价格,去洗个热水澡,然后把该洗的衣服下锅洗,我就可以愉快的躲进被窝里看美剧了。
近年来我似乎渐渐找到了和生活和平相处的模式。
比如,工作上的事情,列一个清单,一件一件慢慢做;读书上的事情,根据当天的状态,一点点慢慢读;打扫家务的时候,正是可以和朋友天马行空侃大山的时候。每一分钟的时间似乎都变得比较有意义了。从这里日渐领悟到了,做事,要从小事开始,一件件用心做,不要去思考太大的事情。因为到了那个层面,自然逃不过要你来思考,现在何苦庸人自扰。格局,要有耐心,一点点的成长,迷茫是最没有用的东西,有空迷茫,不如多看看书。
早几年我会奇怪,为什么一些我敬仰的,物质基础非常丰厚的长辈,日子也过得朴素。那时候我觉得原因有二,一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就艰苦惯了,没有花钱的习惯;二是,他们可能喜欢存钱,不舍得花钱。现在这两种可能性依旧存在,但是我又有了新的见解:当我最终明白地球的资源匮乏,是造成一系列战争,死亡,金钱欲望的初始点,我会觉得,没有必要花不必要的钱来浪费地球的资源。二来,当我了解到经济学的本质其实是合理的配置现有的资源/资产,我会觉得,不必要的浪费是愚蠢的表现。
有了上述两点更加深的理解,我对金钱的把控似乎又进一步增强了,或者说,知道怎么样好好花钱了。它作为一个比较好用的工具,应该会比小时候用得更加得心应手。
昨天到今天都在下雪。我一直以为我是不太喜欢下雪天出行的,所以今天也一直在家不强求出门,下雪天湿鞋的糟糕感在我脑中挥之不去。但是傍晚因为一些原因,穿着睡衣在小区方圆500米内走了好几趟,特别是在刚到楼下吸了一口下雪后特别清新湿冷的空气后,感觉身体里灼热却庸俗的灵魂被洗了一遍,特别的开心。即使后来鞋子果然湿了,因为就在家附近,还是贪婪的呼吸着冰冰凉的干净的空气。
到了家以后,完全没有留恋和后悔今天没有出门赏雪。因为我现在已经知道了愉悦感是非线性的,它的递增可能是成倍的,但是到了顶峰以后,回落也特别的快。在我对下雪出行的愉悦感还在上升期的时候,结束这样的行动,反而会让我快乐很久。
现在坐在阳台上,手指冻僵的感觉也令人怀念起读书时候的寒冷而充满了淡淡的幸福感,虽然我知道只要时间超过1个小时,它就一定会回落。
生活好像就是这样,不断加深对它的理解,幸福感就来得越多。幸福感来得越多,就会容易珍惜当下,与生活和平相处。
好了,准备洗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