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待启程

继小时候对心理学产生狂热而持久的兴趣之后,最近我对经济学也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我眼中一直扑朔迷离难以理解,难以理解就变成了难以记忆。最近偶然的中美贸易战研究,牵扯出了很多经济学上的原理,也让历史的发展串成了一条线。让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用宏观经济学来解释历史现象,实在是再适合不过的打开方式。

最近开启了一本《扫地出门》,说的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衍生出了贫民窟租赁业务的暴利增长,背景比较简单:金融危机导致失业率增高,没有受到良好教育的贫民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房产,只是靠租房过活,于是贫民窟的房租金额大幅度上涨,导致近一步两极分化。

我才看了个开头,作者在里面提到了美国的政策,对于补贴整个租赁业务而言可谓九牛一毛。忽然想到,在全球进行工业化革命以后,各个国家的市场都遵循着经济周期上下波动,在这种客观环境下,国家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顺周期,说人话就是,要经济萧条就随它经济萧条,要失业就失业,因为过了这个周期低谷,经济又会上来;一种是中国为代表的逆周期,也就是宏观调控,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政府投入大额资金来阻止下滑,在经济上涨时政府进行调控,来抑制泡沫。

这两个策略到底哪个好哪个坏?

我能看到的是,中国的方式,经济学家们一直啧啧称奇,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一直吐槽挤兑,中国似乎进入了全员娱乐的境地,可谓“不问东西”;美国的方式,经济学家们研究的非常仔细,但是美国民众却有相当大的抱怨,贫富差距确实进一步加大了。

经济学还没有入门,只是管中窥豹了一点儿,做个小记录,以后可以回溯到,这是我开始启程的地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