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忘记这是不是一本有名的书名了,如果是的话,冒昧拿来用一下吧。

最近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比如科比去世,比如其他,以及最近看的书,让我的脑袋里挤满了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并且每多看一本书就多一点,逼迫着我不得不把它写出来,才好让脑袋「清空」一下。

老规矩,我的博客我做主,我决定一点点慢慢说。

自从国内互联网行业的 996 开始盛行以后,我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书了。要说原因,可能是精力被工作消耗殆尽,不能有盈余进行其他活动。于是趁着春节在家自我隔离,我终于有了成片的时间可以好好的读一读我 Kindle 里堆积如山的书。

再者,我已经很久没有特别沉浸式的看虚构类书籍了,近年来想要好好阅读的书,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功利性,比如研究金融学,心理学。更有一些就是为了考证去的。今年由于换了工作,工作环境大不一样,时刻紧绷着神经,现在放假了,反而特别想找一些虚构类的书籍来「逃避现实」。

闲话少说,我最近的第一个怪思想是:究竟应不应该关心政治?

这两天我一直在读 Arwel 的书,之所以打英文名不是因为装逼,是因为我的机械记忆能力实在太差,只能记住英文名记不住中文名。只要稍微了解一点这个人,就会知道他是一个天才,他在《1984》和《动物农场》中对极端政权的批判简直鞭辟入里,并且他的《我为什么要写作》里面说明,一个文学作品如果没有政治目的,那都是空虚无度。他把福尔摩斯归类于高明的蹩脚作品,因为它对现实没有任何指导意义,只是为了人们逃避现实。

与此同时,我又看了日本一部治愈系的电影《阿弥陀堂信息》,这绝不是这一类电影的典型,要说更经典的,我觉得应该是《西瓜》,或者《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之类的,不管怎么说,我喜欢这类电影,能借由这类电影从大自然中汲取力量。

这类电影和Arwel的观点就形成了鲜明的矛盾。《阿弥陀堂信息》想要表达的是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下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拥有生命力,它可谓和政治八杆子也打不着,甚至觉得关心政治是一个多么愚蠢的事情,能够用心的感受每一分钟的生活,已经是幸福满满。

可是Arwel的观点也没有问题,他仿佛是一个面带微笑,笑中又带着嘲弄的旁观者,悄悄的在你耳边告诉你,这个世界是一个多么大的谎言,你就像任何政治牺牲品,或者一个编造好的世界里,以为这就是生活。

写到这里我自己好像已经得出了结论,或者所有的观点都脱离不了时代背景,每一种观点都可以左右生活,要看你所处的时代背景究竟是怎样,其他观点只要知晓,却未必要深思——当然如果你想要深思的话,自然也随你。

没想到絮絮叨叨说了这么久,第二个怪东西,明天说吧,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