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财

好几年之前,我的大亲友写了一篇关于理财的文章,具体内容忘了,大概是说毕业三年还是两年存20万还是10万的方法。

我的大亲友学的是金融/经济相关的专业,毕业以后又在银行工作,有意识的写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合乎情理。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天真烂漫”,与其说不知不觉变成了月光族,倒不如说月光是我当时的目标。基于出发点不同,我的理念是,在学会怎么赚钱之前,更重要的是学会怎么花钱,掌握如何花钱的能力,才能掌握生活。基于当时自我判断有试错成本,比如父母还年轻,赚钱能力还未下滑,我还没成家,没有养家糊口的负担,家境虽然一般,但是吃饱喝足生病治病还可以负担,于是我安安心心的想着怎么把赚到手的钱花掉。

这个试错最大的一个漏洞在于,我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它。存钱和理财对于我来说一直是个可进行可不进行的事情,直到去年我的好朋友陷入了财政危机,发现强行“搭把手”导致自己非常累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毕业已经多年,我的职业发展路径算是上了一定的轨道,接下来会是一段非常长的耕耘期,不需要频繁的调换方向了,如果这个时候不开始学着理财,那什么时候开始呢?

于是我又开始了理财的试错。由于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承担实际上的生活负担,而2019年又处于经济寒冬,根据大的经济波动规律,加上我手上的金额有限,于是优先选择了股市。

A股从基本面来看,一直是一个搞不清楚的状态,我选择不碰它,买入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的美股和港股。选股和查理芒格相反,由于我自己处于互联网行业,于是选的股票都是“中概股”。

从结果上来看,美股比港股的基本面要好的多,整个投资目前是盈利状态,由于今年还没结束,所以很难有个标准的结果,截止到今天,整体涨幅在20%以上。

不过我当初入股的期望是年收益达30%以上,现在还没有达到目标,希望接下来的一个Q,股票们加把劲吧。

等股市的布局结束以后,下一个资产分布是非常稳健的银行活期存款,目前各类银行依托各种平台,推出了比较好的活存理财项目,比如三湘银行(?应该是叫这个吧)推出了随存随取,年化收益在4%的项目。比余额宝高那么一丁点,不过由于操作路径比较深,不像余额宝那么方便,所以存了以后除了遇到紧急情况,也没想过把它拿出来。

我评估了一下自己平时可能遇到紧急情况,且并发三个的情况下,大概需要的金额,有闲钱就往里放,渐渐的也达到了期望的数额。于是不再往里存钱,开始考虑下一步资金布局。

下一步考虑的就是基金定投,这个概念在年初就被说烂了,很多理财专家或者经济学家都表示基金定投是当下最适合的理财方式。但是我对这东西一直不明所以,感觉套路挺深。现在基本布局完成了,倒是可以试一试基金定投。

我(随便)找了一款基本面看起来还不错的,利用平台智能定投的模式,每个星期平均投进去500块钱,算了下一个月2k,也还算OK。这个才刚开始,暂时没有感悟。

然后另外一个布局,就是不动产类的了。这个需要非常庞大的金额,目前国内来说,大多数还要购房资格,现下的情况是,根据杠杆是可以操作的,但是全国都嚷嚷着去杠杆,现在入场有没有坑,这件事我权衡了非常久,只能说年后有机会,但是大面上看不着急,起码两年内是看不到明显受益的,于是我开始考虑几年后的资产置换。这里面涉及一些不太好公开说的操作手法,有心的人多了解一些信息就可以得出结论。

等这块上轨道以后,再有的闲钱,我应该会尝试一些基本面好的A股,都挺贵的,一下买不起。不过反正是闲钱了,管他呢,能买一点是一点。

如果上面的事项都达到了,那我估计会去了解一些商业投资相关的事情,这个实在是高风险,现在的我是完全的小白,一脸懵逼,不过想想也是几年后的事情了,不着急。

理财像是个大富翁的游戏,把它当成一个“事情”,其实还挺有乐趣的。回到最开始,我的大亲友理财文章,我不禁细细看了一遍,里面的一些方法论和思路,倒是没有特别推陈出新的地方,但是当年她就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实在是让我心下叹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