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下手机和书桌,忽然发现自己或付费或蹭着别人的付费,买了不少课程,还有昂贵的书籍。再想一想,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兼顾这么多,可以说是学习爆炸了。
国内趁着互联网兴起和知识付费的浪潮,或多或少让国人享受到了一波知识福利。比如早期有表达欲望的牛人,在互联网上无私的分享,现在为了知识付费市场的培育,更多大牛被平台邀请下水,只需要进行内容创作,不需要进行强运营,如果仔细甄别,还是有很多非常优秀的课程出现的。
于是我不禁在想,这么多课程真的是我需要的么?我真的可以从这些课程里面获得认知的提升吗?还是我也是贩卖焦虑的对象,被“聪明人”割了韭菜?
从人性上说,三心二意是常态。比如我的CFA教程,买来看了两天,就丢到了一边;《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史》,读了几页,被放到了一边;摄影课,学了几节,被放到了一边。
显然我陷入的是人性的弱点,而并不是时间不够。我喜欢的蔡澜老爷子明确表示,人活的快活,比自律重要的多。但是老爷子同时也非常的努力,并且一再的表示,人就应该多努力,不管时代赋予了怎么样的背景。同时,要向快活的方向努力,这样才能更快活。
如此说来,约束自己学习,如果能成功,也是快活的;约束不了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撒网,也是快活的。学习爆炸就让它爆炸吧,觉得开心就行。毕竟我的人生观是 —— 活着本来也没有什么意义,不需要为了功成名就而强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