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黎明破晓前

最近刷电影的决心很强烈,于是尽管不知道在忙什么就到了晚上12点,我还是坚强的把《爱在黎明破晓前》看完了,看完大概是凌晨一点多吧,觉得不写点什么对不起自己的肝。

看完后的第一个想法是,或许我应该在更加年轻的时候来看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美国人来欧洲找他的女朋友,惨遭分手,在去维也纳的路上遇到了打算回学校的女主,两人一见如故,决定在维也纳下车,假装是男女朋友,经历了浪漫的一天,黎明到来时,他们在车站分别,并相约6个月后相见。

真是浪漫而纯粹的题材,两人完全被对方肉体和精神上深深吸引,坦诚而热烈,包容而自我。男女主的年纪在25岁左右,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困惑和热情的好年纪。

鉴于我自己已经有过丰富而热烈的感情,不管是激烈的争吵和和好,任何要求都会被满足的宠爱,毫无保留的纯粹喜欢一个人,细水流长却深沉的感情,平和而踏实的感情,都已经经历过,再来看这部电影,只有会心一笑的感觉。

里面男女主对白都描述了非常经典的爱情问题,电影中也靠一些路人(算命师,诗人)来给出了导演的观点,让整部电影美丽的像个童话故事,却不真实。

与其说不真实,我倒觉得这部电影有一点危险的成分,似乎鼓励了对一个陌生人全盘托出是一件好事儿?一个还没有看清楚世界形状的年轻人,如果相信了这部电影,恐怕会对感情的突发性和随意性产生一些误解。

当然,怎么样都好,只要做好保护措施。

看,现在的我,已经完全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看待了,浪漫而热情的日子在我进度条里已经过去了,在这么有限的10年里,至少能体验到的还算丰富多彩,也不至于过度激烈。

如果要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部美好的电影,如果有机会,我想在20岁的时候看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