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会听到一些词,比如读书是反人性的,学习新知识是反人性的。每次听到这些说法,都让我内心一愣。甚至开始思考,难道我没有人性?
说实话,我个人非常喜欢去学习一些“无用”的知识,或者说,学习我感兴趣的任何知识,不管它有没有用。我旺盛的好奇心,让我可以从阅读、学习新知识中得到很多满足感。
相比之下,玩游戏也能给我极大的短暂愉悦感,但是这种愉悦感却不能产出长久的满足感,反而会在结束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空虚,让人逃避。
可是,理论上,玩游戏是顺人性的,读书是反人性的。为什么我会截然相反呢?或许是习惯的作用,又或者是需要感。
有一次我问一个同事,为什么她可以轻而易举的坚持跑步和瑜伽。同事说,因为她有轻微的抑郁症,只有跑步过后才能缓解,并且甚至可以抑制。她说,坚持下去,是因为需要。
我迄今并不知道我为什么会有反人性的这些爱好,因为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可能是无用的知识。可是如果这点都不确定,又如何证明阅读是反人性的呢?
这个论点就像一个怪圈围绕着我。我只能非常清楚,自己到了半个月不读书就浑身难受的地步。好像有什么东西缓慢的抛弃了我,只有在拿起书的那一霎那,才能从这种被抛弃感中喘一口气,哪怕这本书只是一本小说。
本质上,我觉得这是一种病吧。类似恋物癖。可是因为它往往会产生好的,有益的结果,而被大家认可鼓励。写文章也是如此,我深思熟虑,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只能觉得,自己得了怪病,这种病大体上是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益的,所以反而被推崇了。
换言之,我在得病的领域里,挑了两个最讨喜的来。也是哭笑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