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听了一场关于如何打造淘宝直播主播的分享,记录下来以备后观
一、原理
六组数据:
- 场次、时长 —— 勤奋度
- 停留时间 —— 可看性(好看,好听)
- 转粉率 —— 喜爱度
- 互动率 —— 忠实度
- 点击率 —— 引导力
- 成交率 —— 带货力
品牌的五感:
形(即时的满足感)、声(表达的信息量更加大)、闻、味、触
二、一切始于颜值
怎么带动观众的视觉?
-
构图
中国人的视觉是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
- 头顶留出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距离,营造空间感
- 人最好站在屏幕的左侧,偏下
- 摄像头的位置在锁骨以下,肚脐以上
- 丁字步的站姿,前脚朝者摄像头,重心在后腿
- 靠近边缘会有延伸感
-
走位(一般都是展示服装)
上前展示细节后,退回来是靠转回来的,比较精神,也可以走路带风,展示细节 -
头的角度
交流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把头仰起来,需要刻意压低下巴 -
眼神的交流
不停的很走心的往摄像头给眼神
-
送声的方向
朝者取景设备来。一般会比平时说话的声音高昂,一般用假声(胸腔、腹腔)
-
肢体语言
在腹部抱着一盆水的感觉,手臂在腹部
-
颜值
- 带妆面(淡妆)
- 扎上马尾或者竖起来,露出脖子。禁忌:丸子头(显得头特别大,脖子特别细,腿特别短)
三、主播情绪的设置
需要做一些心理干预,进行情绪控制。
- 淡入淡出
- 上播要循序渐进
- 盘点货物
- 快走15分钟等
- 下播有总结
- 上播要循序渐进
- 达人思维
- 网红思维:有偶像包袱。适合做平面,主播不能这样。
- 商家思维:没有缺点的商品。不适用。
- 达人思维:推荐的逻辑。
- 主播需要自己认可这件商品,不能硬推
- 商家需要和主播交流,进行思维碰撞,进行适合的直播方案设计
- 像一场演讲而不是答疑(让观众走主播的套路好与主播走观众的套路)
- 如何应对评论
- 可以无视
- 可以靠情商找到评论里的点,根据点走到自己的逻辑里
- 要有内容组织,不能跟着观众走
- 始终面对一个3分钟就走的人
- 答疑、段子、产品讲解,内容切得很碎
- 一般电商平台的直播停留时间不会超过3分钟
- 不要在乎直播对面有多少人在看,会对主播造成影响
- 如果主播去问助理有多少人,助理可以把人数限定在一个较为固定的范围来维持主播的情绪;如果要增加主播的热情,可以适当夸大人数
- 给观众松弛的购买空间
- 即使观众询问价格相关的问题,主播也不要太在意
- 要真实
- 人设不是编造出来的,是靠过往的经历提炼出来的
- 不要装,除非变成你装的人,不然迟早要暴露出来
- 例如,主播动情处想哭,即使会花妆,也能直接表达出来
- 观众可以更加理解ta,有了一波朋友
- 可以有亲切感,成为观众感到可以陪伴的人
- 从不自然到自然,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 ,需要鼓励主播做自己
- 可以有人配合主播,但是不应该喧宾夺主
- 例如,主播动情处想哭,即使会花妆,也能直接表达出来
- 如何应对评论
四、主播人设 —— 直播间的第一件商品和一直存在的商品
- 人设一定是提炼出来的
- 最终目的:形成差异化,才有辨识度,让别人记住你
- 整理
- 过往的经历
- 好的业绩、成绩
- 背景、title
- 喜好
- 夸张,但不浮夸
- 加深记忆
- 给人联想
- 落地
- 给粉丝命名
- 给直播间、主播、品牌命名
- 过往的经历
五、套路
电商的兴起让传统销售日渐消失。
电商的销售方法:
- 图文编辑,不停的发
电商直播更像面对面的销售
- 销售五步法
先用一个浅显易懂的卖点,引发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的情绪上下起伏,才能产生购买的冲动。- 提出痛点(常识性的,大家都能理解的)
- 比较好的可以让听众产生互动
- 拉近和观众的距离
- 放大痛点(往自己身上放大)
- 有了烦恼,激发了消费欲
- 引入产品
- 提升产品高度
- 附加值
- 核心卖点
- 降低购买门槛(临门一脚)
- 提出痛点(常识性的,大家都能理解的)
六、直播内容
略
tips:
– 观众喜欢和真实的人互动
– 停留时间:3分钟(关注度上升),15分钟(成交量上升)
– 做得好的主播拥有“妖魔鬼怪”的其中特性
– 声音是第一生产力
– 长得丑能不能做主播?
– 不是主播的核心因素,主要还是个人感染力,有特色;给这个人群自信,这个人群就会为你消费
– 消费的原动力:臭美、舒适、健康
– 所有的烦恼,第一反应是靠钱去解决
– 整个内容应该是悬疑片、冒险片、惊悚片等,就是不能童话故事等非常平淡的展示
其他:
排版真的太麻烦了,郑重考虑以后的分享还要不要同步到博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