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好剧,手就忍不住痒起来,想说些什么。
《西瓜》是一部03年拍的日剧,从画风,人设,剧情上看都无可挑剔,它甚至将独立于现实之上的幻想也毫无违和感的融入到整个剧情中。
有人说,日剧是成人的童话故事,《西瓜》可以作为代表作之一吧。
人是社会型动物,群居是本能,在纷纷扰扰的各色世界中,我们从孩子长大成人,从学校毕业开始的生活,可谓是小马过河的开始,我们听过太多“前辈”唏嘘社会的复杂和黑暗,不如学校的单纯美好。在我看来,这近乎另一种蒙骗。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欲望的地方就有弱点。在学校的时候,人际关系不见得简单,到了社会,人际关系也不见得更复杂。大家一起从一个平台换到了另一个平台,人的本性并没有发生改变。
大家早在读书生涯就学会了要通过怎么样的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每个人早就做出了选择,有人通过打好师生关系,有人通过学好课本知识,有人不屑一顾,有人随意站队。这些人走上社会后,依旧会按照在学校的路径进行作业,只不过玩的人更加多,层次更加复杂罢了。
所以,重要的并不是抵触、拥抱或害怕这个世界,而是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一点点搭建好自己的舒适国度,一起过完这漫漫人生。
TED上最近有一个演讲,说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会有不同的想法,27岁这个年纪,是对人生豁然开朗。我很喜欢这个说法,一直以来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人,虽然不是千奇百怪,但也各有不同。每个人对生活都有自己的看法,常常令我羡慕不已。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模糊不清,大学毕业时尤甚。有些后辈会就着自己当前的迷茫来询问我人生的方向,我总是踌躇不语,觉得人生并没有确定的答案,要说指教,自己是万万没有资格的。
但是到了这个年纪,确实对于人生终于有看见北的长吁一口气。这不是基于我对生活有多了解,或者我当下的生活多么的稳定,而是出于我对自己的了解比以往更加清晰。
如同面对着陌生的生活,你来我往几个回合,终于明白了要如何相处。
我并不是一个什么特别的人,也极有可能平淡无奇的过完这一生,在这有限的生命里,依仗手上已有的资源,在有限的自由里干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样清楚的看见自己后,对生活有一些安心。
生活的选择方式本来就有很多,有人奋力拼搏力争上游,有人得过且过不考虑未来,有人苦海挣扎找不到岸。我大概并没有什么出息,只想像《西瓜》里一样,找一群温柔的人过此生。
因为日子过到这里,我渐渐发现原来和喜欢的人产生羁绊是一切温暖的来源。食物、娱乐、出行都只是想要在依赖的人身上汲取温柔。付出和得到的权衡在想要真心相待的人面前根本就不重要。
小时候的自己想当马场,长大了才发现自己是早川。庆幸在毕业的这几年里一直折腾,不然我大概不能深刻体会到马场说得“好痛苦”,也不能理解马场说的“好久没听见吸尘器的声音”时那种落寞和珍惜。
《西瓜》里并没有太多情节诉说爱情,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集。绊子说,你为什么要拿刀刺她,你心里明明想的是抱她。绊子说,他大概唯有用刀刺,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仿佛看见自己。
爱情大概最终都是一个互相亏欠的过程。我对最爱的人用刀最深也最狠,追究到底也不过是想要证明对方最在乎的是自己。恨也好爱也罢,都只能我一个人拥有。
找一群温柔的人过此生吧,学会爱和被爱,学会更好的换位思考,学会付出,大方的接受回报。如此,大概幸福会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