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上班第一天,理所当然的重点思考了一下今年的工作。发现还挺复杂的,光靠脑子里思考没办法梳理清楚。所以写成文字来协助梳理一下。
从大块来说,明年我着手的工作有三块需要啃食。一块是计算机技术,一块是开发者,一块是商家。先想想在这三方面花费精力是否有意义。
计算机技术是一个基础知识,不管我去哪家公司都可以用到的知识储备,投入时间具有长期效应,值得一做。开发者涉及到我们目前在做的一项最新的业务,可以这么说,国内,或者说杭州吧,了解开发者的人很少,这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未来来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B的服务会火已经是各大巨头共有的认知。就开发者本身来说,他们如果有自己的产品,那它是一家售卖产品的2B公司;如果只具备技术能力,他们就是一家外包公司。随着2B服务的兴起,前者会随着水涨船高,或许并不会和我们有深度建联,后者并不会随着2B或者2C的红利倾斜而大起大落,是可以争取的对象。所以未来主要需要了解的开发者,应该可以框定在定制型开发者身上。
商家则是我们的终极需求方,曾经有人和我说过,一切的初始点和回归点应该都是商家。虽然对此觉得不置可否,因为把圆环上的一点作为切割,它必然是初始点和回归点,怎么说都不会错。闲话少说,了解商家,意味着对国内的电商企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另外一个潜在的好处来说,可能会找到副业的机会,也是值得投入精力的。另外一方面,国内的创业企业起起落落,故事虽然多,但是目前的状况来看,了解到投入产出不成正比,所以开始要从了解大型企业开始。那么范围就可以框定在A类和B类商家。
接下来分析精力分配。
计算机技术其实有两方面需要着手。一方面是知识点,我需要系统的了解技术语言,技术历史。一方面是外部信息,我需要了解国内外一些质量比较高的技术会议和学术论坛,需要建联更多的自媒体和技术社区。前者是可以通过高密度集中了解达成的,暂定3个月吧,后者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这方面的精力前期会占据60%,后期会占据20%。
开发者方面,虽然到了公司一年半,羞愧的说,我没有深入了解过,心里完全没有底,包括我应该怎么去了解,了解到什么程度,这对我而言完全是个黑匣子,所以精力也就变得更加不可预估。前期找寻方法的时间,是个短期的时间付出,暂定一个月,占据的精力达80%。只有找到这些才能预估后期的精力,但是这也是个长期的事情,暂定30%吧。
商家方面。哎,商家是个更加大的盘子了。或许借此可以了解国内电商企业的现状。这方面有一点模模糊糊的了解,那就是可以从商家运营,大客服务,产品经理等渠道得知,方法就是看他们产生的内容,包括PPT,文章等,然后和他们聊天。最直接的方法还是直接和商家聊,但是这个实在有点慢。落地还需要细细思考吧,占据精力可以压缩在20%左右,理所当然,这也是个长期的过程。
以上,对三块业务的了解就需要占据我70%的精力,加上我自己个人成长的小目标们,明年还真是艰苦奋斗的一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