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进入了较为明确的规划期,上半年的要做的几件事都比较清晰了。说实话我觉得难度不是特别大,hold住没什么大问题。上周着重考虑了一下是不是要给自己加点砝码,挑战更加难的事情,但是综合评估了一下,觉得既然没人着急,我还是悄摸着提升自己的软性能力,正好可以挤出时间来干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说到感兴趣的事情,就不得不提一下读书会。这个会长当了半年有余,收获可以说非常大,但是自从《GEB》分享会结束后,我清楚的感知到,我突破了以前阅读的瓶颈,进入了新天地。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要继续担任读书会会长的职务让我不禁开始有点犹豫。
当会长是件不特别繁琐,但是老是得挂念在心的事情。既然读书会交接到了我的手上,我就老是渴望把它“做大做强”。但是又和保持“小而美”的心情相左。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什么都没干,可能最终这届读书会在我手上都会碌碌无为吧。
回归正题,因为阅读瓶颈的突破,忽然间我有很多又厚又重的书要阅读,每本书都需要花费大块大块的时间来琢磨,不是靠碎片时间就能攻克的。李安说他是36岁才成熟的人,我现在有点理解他说这句话的意思。其实老话早就说透了,读书要读经典书籍。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这必然在未来会占据我非常大把且整块的时间。
然后是摄影。摄影的世界实在是有太多未知的盒子需要打开了,不管是基本术语还是器械知识,包括构图,配色,都值得好好花心力研究一番,除了这些,后期的图片处理,vlog等,也都是一门门学问。一旦投身于此,不好好学个一年半载,根本不足以出成果。但是由于它太新了,我经常会学了忘,忘了学,一而再再而三的温故,对知识的实际消耗时间其实是会double甚至好几番的。
还有就是吉他。买都买了系列,并且已经找好了老师,无论如何要抽出时间去学习,假设每次周末课程2小时,平时一、三、五练习1小时,这笔时间消耗会非常巨大。
最后就是跑步。去年对健身房的尝试以失败告终,果然还是在运河边上自由自在的奔跑比较适合我。目前的肉体已经因为长时间不运动而显得肌肉僵硬了,明年开春无论如何要把跑步的习惯重新捡起来。根据以前的跑步时间分析,每次跑一次,花费2小时。
好了,如此一来,简直可以目测每天都有5、6件等待翻牌的事情要做。相比之下,工作多么的松散愉快,可以有条不紊的安排好每件事情,然后落地执行。
这么一想,更加热爱工作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