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飞点

最近朋友圈开始越来越恐慌了,各种转发寒潮的文章,各种裁员,破产,OFO,锤子等昔日网红凉凉,股市上下起伏,大体上都在跌,房价松动了,杭州10月份迎来了过去一年最大降幅——6%。

看到这些消息的我,内心越来越激动。是的,经济周期下行接近最低点了,很多随着人口红利泡沫走红的企业,都因为泡沫被挤出而走在凉凉的边缘,同时也意味着 —— 像我这样没有家底背景,父母靠几十年战战兢兢,省吃俭用努力拼搏勉强进入中产阶级的草根,迎来了准备翻身的最好时机。

经济的迭代其实简单到初中政治就学过,价格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经济周期,政府在经济周期下滑时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来减缓和延迟下滑趋势,这也是为什么炒A股的人总是摸不着头脑,该涨的时候不涨,该跌的时候不跌。

有人甚至认为政府的过度参与是在和稀泥。本文暂且不评论好坏吧,反正在政府一连串的调控后,中国经济周期在2018年这个点,马上要触底了。

这个点对于我个人的好处是什么呢?

上一个周期下行是在2008年,我还在读书,即使市场上风云变幻,都感知不到,等到了2012年,虽然中国还在喘口气中,但是奈何我的专业实在不太讨好,又加上父母逼迫着要我考公务员,所以我回老家了。在我老家那个经济发展非常迟缓的小镇,其实任市场风云变幻,感知度都比较小。

2014年我重新回到了杭州,那年中国经济在一线城市已经复苏,杭州也要马上起飞,2015年杭州经济再次进入又一轮腾飞,房产略微滞后,我在年中房价触底的时候,入了一套二手房,随后借着涨潮之势进入了互联网行业,虽然所在公司的技术能力不错,商业模式垃圾,但是依旧赶上好时光,薪资水涨船高,在极小的努力下获得相对较大的收益。但是由于两次工作上的动荡,加上买房,基本没有任何存款。

2016年开始,日子过得比较舒服了,可以说也是小小的膨胀了,开始改善生活品质,购入了一系列让自己舒服的东西,比如机械键盘,各种电子设备等,也开始大手笔花钱。一年下来存款寥寥,虽然股市一片大好,但是完全没有兴趣,还是个准月光族。

到了2017年,膨胀感基本上没有了,花钱的快感已经封顶,剩下的都是一些可买可不买的轻奢品,但是因为一些个人原因,2017年有了几个月空闲时间,也出于父母、朋友等亲密关系的交往,国外旅游了两趟国内旅游了一趟,存款依旧基本见底。

2017年底,虽然日子还是非常好过,但是因为一些意外,打算背负一些额外的债务,导致2018年全年个人经济收紧,加上新工作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产生的直接效果是:开始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开始关注资本市场高风险高收益的模式。

然后就在当下这个时候,中国经济迎来了又一轮经济寒冬,并且会持续2-3年。重资产和金融市场全线下滑,是我认为低买的最佳时期,我的负债在今年年底结束,明年开始有盈余可以进行资产配置。举个例子来说,腾讯今年居然股价跌到了250 ,这是2016年底的价格,也就是说 —— 时光机出现了,它给了我一次穿越回两年前购入腾讯的机会。

明年的目标是努力赚钱,尽可能的多负债,静静等待两年后的经济腾飞,那时候,希望可以在阶级固化完全闭合之前,穿过那仅存一线的机会,站稳杭州中产阶级中上游的脚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