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民间组织的小会,会持续好几期,每个月一期。听了以后心情颇为复杂,在此记录,以便梳理回顾。
之所以会有这个小会,是因为前不久召开了三会一所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会,遗憾的是,因为还没有跨入该行业,我的消息非常不灵通,错过了这次会议。
会上对中国心理咨询师的入行资质制定了新的标准,摆烂好几年的国家资格证,用一种全新(但是感觉换汤不换药)的形式推出了。这对于我这样半途想要跨进该行业的人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意味着有一个国家认可的证书出现了。
而这个小会之所以会召开,本质原因,是这个所谓的国家认可证书,跟胜任力实际上没有任何关系,它的核心目标或许是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这会导致该行业的进一步混乱。
除此之外,如果要在国内当心理咨询师,注册系统目前是权威,所以我认为,三会一所的资质证书和注册系统的认证标准,构建了国内心理咨询师的上下限。
如何在这个上下限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应该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需要思考的命题。同时,香港和澳门比起大陆似乎又规范很多,这是等考试考完后需要去了解的情况。
————
不论是钟杰老师还是别的相对靠谱的嘉宾,推崇的学习路径都是,先把基础学科夯实,然后找一个适合的流派进行长程培训,比较靠谱的是打上NGO的项目,东方明见项目也是有口皆碑的好项目。
其他:
受控个案能直接培养胜任力(待思考)
省钱经验:
– 图书馆(可取,正好想念省图了)
– 找资源(需背靠机构或者组织,日后见机行事,先不用思考)
– 公益课(19年以后比较多,可能会比较有时差。考试考完以后可以做进一步了解)
– 做培训不如看大师的书,做好笔记,收获更大(赞同)
看完后思考的事情:
我的目标是当一个独立开业的心理咨询师,行业乱象对我来说到底有没有直接影响?一方面认为自己慢慢摸索,夯实基础,以三会一所的要求为下线,以注册系统的要求为上线,以人为本,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就可以,外界的喧嚣与我何干?对于行业建设,我认为也是“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当个人还没有做到解决温饱问题,是不用去关注太过宏观的东西的。
可是要怎么在这个乱七八糟的行业里拼搏呢,我认为毛爷爷会告诉我答案,所以考试考完以后,请记得认认真真的把毛选读一遍吧,我预感这本书会像《红楼梦》一样,成为我未来一读再读的书。
Z先森对国内心理咨询的行业乱象深感吐槽,认为只有国外才有机会,我内心并不认可,说实话,这件事只关于我是否能卷成最优秀的那2%,然后一切都会自然而然。我看看自己,有手有脚也有脑子,卷不卷的出来,其实更加是个人习惯和是不是吃得了苦的事情,而这些信念,毛爷爷和习大大都会指引我。